FrontStreetCoffee
检测发现10个速溶咖啡样本未能通过生物毒性测试
有生物科技公司测试市面上自11个品牌、共30款的速溶咖啡样本。发现速溶咖啡的毒性水平较连锁店咖啡高出1.8倍,有多达33%样本未能通过毒性测试。
调查同时发现大部分样本中的咖啡含量只占总成分5-9%,并不是致毒源头,推断其毒性主要来自其余90%的饮品添加剂,包括稳定剂、乳化剂、防凝结剂、调味剂等。
水中银测试11个品牌、共30款的速溶咖啡样本,当中过半数样本未能通过安全测试,测底又发现大部分样本,咖啡成分含量仅5%至9%,其余成分多是各种添加剂。
水中银(国际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,从超市及网上采购了11个品牌、30个速溶咖啡样本,包括星巴克(Starbucks)、雀巢(Nestle)、麦斯威尔(Maxwell)等知名品牌。利用“基因改造鲭鳉鱼”及“斑马鱼”作胚胎毒性检测,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:绿鱼(品质卓越)、黄鱼(基本合格)及红鱼(有待改善)。这间生物技公司早前以有关胚胎测试,检测市面的食用油及BB霜。
13个样本在测试中获评为绿鱼(品质卓越)但该公司拒透露“黄鱼”及“红鱼”的样本资料
泡沫咖啡安全性最低
结果显示,于30个样本当中,13个样本获评为绿鱼、7个样本获评为黄鱼,余下10个样本则获评为红鱼,意味着有多达33%样本未能通过毒性测试。测试又发现,速溶咖啡的毒性水平比连锁店咖啡高1.8倍,当中,即溶泡沫咖啡(Cappuccino)的整体安全性最低,过半数样本未能通过安全测试。
近九成测试样本成分均以食品添加剂为首,包括最常见的奶精(植脂末)、砂糖、乳化剂、稳定剂,部分测试样本中的咖啡含量更只占总成分的5%至9%。
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,数据分析显示,泡沫咖啡的平均添加剂成分达15种,是速溶咖啡种类之冠,其次为白咖啡,平均达11种。推论食品添加剂的数目越多,通过测试的样本相对下降。
速溶咖啡的成分标签上,植脂末往往排行榜首,植脂末多含有氢化脂肪及反式脂肪,近年有科学研究证实,反式脂肪跟罹患阿尔兹海默氏症、不孕、乳癌、前列腺癌等有关。
即溶咖啡中最常见的添加剂为可增强速溶性的“植脂末”(奶精),多含氢化脂肪及反式脂肪。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艺贤指,现时医学界对反式脂肪是“零容忍”,因其会减少有益的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”、增加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”。
他认为,如产品含相关成分,市民“一杯都不应该饮”。据世卫建议,每人每日的反式脂肪摄取量不应超过2.2克。
部分测试样本的营养标签所示,每包的糖含量达19克,以每日3餐计算,糖摄取量很有可能超出世卫建议的每日50克上限。有8个样本糖分含量为6至10克/100毫升,超出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(5克/100毫升)。
杜伟梁提醒消费者,于市面选购速溶咖啡时,可多留意包装上的营养及成分标签,尽量拣选较少糖分及添加剂的产品。
速溶咖啡的平均毒性较连锁店咖啡高出1.8倍
欧洲样本最好东南亚最差
测试抽取了原料产地在东亚、东南亚、南美洲及欧洲的四个地区样本,当中以欧洲地区表现卓越,100%样本为绿鱼,东南亚的总体成绩最不理想,绿鱼仅占30%。
本次收集的30个样本,平均价格为4港元/包,价格最低为1港元/包,最高为11.4港元/包,相差11倍。但根据测试结果,高价格的样本好坏参半,并不存在“越贵越安全”的必然定律,反之,价格中等的样本,在测试中表现较优胜。
反正,
信不信,要不要喝,
随你咯~
我是拒绝的!